4月2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大會表彰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徐磊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勇挑重擔,用精湛醫術挽救重癥患者生命
徐磊,1984年8月參加工作,2001年12月6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7年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08年獲得天津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20年先后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天津市優秀黨員、天津最美抗疫人物之“最美逆行者”等稱號。
作為一名重癥專家,決斷于“早”、施策于“準”、標準于“高”,是徐磊始終恪守的信條。他所帶領的ICU作為天津市重癥醫學領域的排頭兵在全國享有較高的學術聲望,天津市重癥醫學質控中心、呼吸機治療研究中心設在ICU。承擔著天津市、華北地區的危重癥患者的會診及救治任務。在30余年的從醫生涯中,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盡職盡責,他總是來的最早、走的最晚,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只要有患者病情發生變化,無論刮風下雨,隨叫隨到。他舍小家、為大家,“SARS、汶川地震、新型冠狀病毒”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他從死亡線上挽救回無數鮮活的生命,以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職業精神,詮釋著一名醫者的責任和擔當。
國內第一場本土傳播奧密克戎疫情阻擊戰在天津打響,有著天津“小湯山”之稱的天津市海河醫院,集中收治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徐磊主任作為天津市重癥醫學主任委員、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24小時駐守海河醫院對危重癥患者進行救治。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治療不同于一般ICU患者,重癥患者病情猶如過山車,隨時可能發生巨大變化,隨時根據一線醫生反饋的情況提出意見,梳理思路,找發病規律,出治療方法,讓醫生護士們確定“守”什么,如何“守”。為了掌握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規律,實地觀察患者。特別是治療陷入困境時,他要在患者身旁,監測調整生命支持系統的各項指標,給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而徐磊首創的“滴定式治療”模式,也就是給予治療措施后,要不停地評估、不停地調整治療、不停地再評估,可以說,這些患者的成功救治就是他帶著團隊“守出來的”!日以繼夜的工作,拖垮了他的身體,眩暈、惡心陣陣襲來,血壓飆升至180/120mmHg,但他也只是匆匆服了幾粒降壓藥,不顧同事們的勸阻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堅守在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的一線,直至重癥患者清零。
徐磊數十年如一日立足崗位的默默奉獻和不顧個人安危面對危險挺身而出的勇敢精神,贏得了威信和贊譽,成為患者心目中的“好醫生”、群眾心目中的“好黨員”。
圖文/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工會
攝影/聲像室梁宗艷
編輯/陳穎、李賢、呂曉鑫
|